首页
人生
人文
时代
健康
镜头
音影
书画
历史
影评
最新文章 | 繁体中文 | 短评 |

书画 栏目

很中国的曾宓:“中国画家要赚那多钱干嘛!”

曾宓 ,号三石楼主,1933年生,福州市人。中学时期,师从吴启瑶教授学习水彩画。1957考取浙江美术学院(现中国美术学院),得益于潘天寿、顾坤伯等名师亲授。1962年毕业于中画系山水科。1984年调入浙江画院任专职画师,现为浙江画院艺委会委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浙江省政协第六至九届政协委员。

很中国的曾宓:

“中国画家要赚那多钱干嘛!”

“曾宓很神秘吗?”打扮时尚、热爱乒乓国球的曾宓先生很不神秘,他会冲着电视节目美女主持脱口而出“我要那么多钱干嘛?画家要赚那多钱干嘛!”

曾宓作品

“忽然觉得艺术家可以做很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一点不亚于政治家爱国、革命家爱国,就像穿戴中西结合的曾宓先生,书画作品亦饶中西合璧的韵致,但骨子里曾宓先生很中国,画好中国画、写好中国字便是书画家最好的爱国行为。”记者蔡树农这样评论84岁的曾宓先生。

曾宓是中国当代文人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以笔墨精湛、境界高华、风格强烈而为画坛所推崇。曾宓在立足于传统的同时,也借鉴吸收西画中那些能增强中国画表现力的有益成份,来充实丰富自己的画面构成。如在构图上简化层次,取近中景来加强视觉张力;用色彩加墨敷染营造环境气氛;以烘托衬染手法完善背景和边角的处理,并适当地表现一些光感效果等。这些手法的使用,使他的画面构成更为新颖,拉开了与传统国画的距离,在视觉传达上更具现代感。

曾宓作品

曾宓作品

据说当浙江省书协副主席、嘉兴市书协主席沈岩松提出为曾宓先生此次书画展起名“很中国”时,曾宓先生当即口吐两字拍板:“很好!”

好一个很中国!摇芭蕉扇的曾宓先生一直很中国的,包括看不懂他书画作品的人多数私下承认曾宓先生的书画作品不是美国的、不是法国的、不是埃及的、不是日本的,一定是中国的。曾宓先生不会丧失中国立场变成西洋的曾宓、东洋的曾宓,曾宓是中国的曾宓先生。

曾宓谙熟中国传统山水画中的墨法水法,并延续了黄宾虹、蒲华、林风眠等前辈在御墨用水上的开拓,这一点,在此作中显露无疑。曾宓非常擅长使用宿墨积墨,这一技法难于控制,因此曾宓的许多同行仅在画面局部使用,以增加画面效果。卓拔于同侪的曾宓却通幅大面积使用宿墨积墨,以营造出浑朴沉厚的美感。

曾宓作品

心有高低之分,它的标准就是一个品字,中国画讲究一个品字。品有多种,曾宓先生的艺术个性是推崇天人合一的道家逸品,在曾先生的绘画中,回归自然、崇尚自然随处可见。道有阴阳两种极性,那么显然曾宓的艺术是属于阴的极性,这点和八大山人、黄宾虹的艺术极性是一样的。阴的极性具有滋养润和的特性,所以这一类型画家的画能让人的心静下来,抚慰、滋养人的心灵。

曾宓作品

出处:瀚藝術
------------------------------------------         短评留言         ------------------------------------------


栏目:书画

2024-06-23[顶] (
如不慎侵权,请即联系我站。

于右任:落落乾坤大布衣,一蓑烟雨任平生

深度解析中国传世名画|《百骏图》

近现代大师的书画作品欣赏

清代宫廷画家—绘画作品欣赏

日本工笔画:隐藏在唯美之下的忧郁情调

封神三百年:一文看懂隋唐绘画史

很中国的曾宓:“中国画家要赚那多钱干嘛!”

一组风情旗袍

这组小画,真优美

他把24节气,画成了红楼美人

有人问他活100岁的秘诀,他说“画”!

民国时期108位名家书法大集欣赏

这组小麻雀,人见人爱!

春日的乡村,清新怡人!

书画巨匠董寿平,他的画曾经比齐白石、吴昌硕还贵

历代名家画龙

很中国的曾宓:“中国画家要赚那多钱干嘛!”

这组老年画,春风荡漾!

自古画者皆寂寞

100张精美《红楼梦》插图,被视为“国宝”,作者竟画史无存!

这组小画,真养眼!

这组国色牡丹,太美了!

正史没有记载,但她依然伟大

于右任:落落乾坤大布衣,一蓑烟雨任平生

摄影师Collin Hughes镜头里的梦露

一张照片摘得4个世界著名大奖

70年代速写 看看当年的生产场面

亡国,全民受辱

牵挂,世间最真的爱,最暖的情

很中国的曾宓:“中国画家要赚那多钱干嘛!”

肖邦 | 浪漫主义钢琴诗人

通往权力之路:明清科举进士的上岸史

考试舞弊,触目惊心

如版面不完整(如无音视频、显示混乱等) 请使用浏览器的【极速模式】 或选择【手机版】在手机上阅读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世界(www.th1w.com) V1.0
Copyright ©
2024-2025 th1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