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此战一败,耻辱百年 ☆
正统十四年(1449),七月,一个年轻冲动的皇帝,一个利欲熏心的宦官,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走出了北京城。 不到一个月时间,北京城就收到前线传来的噩耗:随军出征的重量级武将勋贵,太师英国公张辅、太保成国公朱勇、兵部尚书邝埜、大将吴克忠等五十多人全部遇难,…
文史 栏目 (2023-02-12 - 361)
杨绛: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报,是养出感恩的孩子 ★
真正的家庭教育,重点不在教育而在环境。钱钟书曾用一句话形容杨绛:“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也融合了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夫妻二人对女儿钱瑗的培养,更是被称为人文教育的典…
文史 栏目 (2023-02-12 - 358)
武丁中兴:几千年前的超级奴隶制帝国,武丁如何开辟辽阔版图 ☆
商朝,中国历史上继夏朝之后的第二个建立成熟国家机器的奴隶制朝代。虽然商朝的事迹在《史记》当中记载的不多,但通过大量甲骨文的出土和殷墟的挖掘,人们对商朝的历史有了一个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经过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考证,目前已经研究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商高宗武…
文史 栏目 (2023-02-12 - 312)
帝都狂飙八百年 ☆
北京三千多年的建城史,要从一个叫“蓟”的小国说起。周武王克商后,大封诸侯,其中,封帝尧的后代于蓟,封宗室召公于燕。蓟城遗址在今北京西城区广安门。现在这里树立着一座“蓟城纪念柱”,上刻地理学家侯仁之拟定的铭文:“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
文史 栏目 (2023-02-12 - 300)
古代打得最远的汉人将领,饮马地中海,让苏丹们闻风丧胆 ☆
谈到古代率军打的最远的汉人将领,大家可能会想到打到贝加尔湖附近封狼居胥的霍去病,灭亡西突厥、一路打到中亚咸海的苏定方。而真正打得最远的将领,并不是来自雄汉盛唐,而是在蒙古帝国效力的名将郭宝玉之孙郭侃。他的征战足迹从中原一直到亚欧大陆西端的地中海沿岸…
文史 栏目 (2023-02-12 - 266)
霍去病的丰碑,隋炀帝的盛典 ★
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匈奴人被大汉铁骑逐出河西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祁连山牧场,他们在迁徙途中,时常吟唱这曲悲歌。这首匈奴民歌,穿越两千多年的历史烟云,从中依稀可见祁连山的金戈铁马、胡笳羌笛。祁连山下,有一位少年英雄…
文史 栏目 (2023-01-01 - 676)
一曲绝响知音少:古琴里的中国史 ★
嵇康最后一次弹奏古琴,是在临刑之前。这是公元263年的洛阳,作为“竹林七贤”之一,善于弹奏古琴的嵇康,走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此前十四年(249年),权臣司马懿发动政变,曹魏政权由此落入司马家族之手,而与曹魏家族联姻、迎娶了曹操孙女长乐亭主的嵇康,则一直…
文史 栏目 (2023-01-01 - 603)
美英早已结下梁子,美国内战时,英国为何不趁机发兵入侵 ☆
众所周知,欧洲列强在近代是唯恐天下不乱,尤其是天下列强之首的大英帝国,素有“欧洲搅屎棍”之称,十分喜欢干涉他国的内政或者内战局势。而美国自从独立战争和美英战争后,和英国就算是结下了深厚的梁子。而美国工业实力的迅速崛起,和英国等欧洲列强也形成了经济上…
文史 栏目 (2023-01-01 - 527)
“南蛮”崛起:一部隐秘的南中国史 ☆
宋朝与元朝的终局之战,在大陆最南端的珠江上展开。 公元1279年,南宋流亡小朝廷被元军从粤东沿海追击至珠江入海口的崖门水道。 崖门,是珠江八大口门之一,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犹如一座半开半掩的江海之门。 珠江“八门入海”示意图。图源:锦绣人文地理 元军…
文史 栏目 (2023-01-01 - 511)
3000川军死守殉国,为台儿庄守军争取时间,受李宗仁高度赞扬 ☆
1938年3月14日到3月17日,国民革命军第22集团军(川军)在第41军第122师师长王铭章的带领下死守滕县县城,中日两军在滕县展开激烈战斗。经过激战,3000川军将士绝大部分壮烈殉国,王铭章师长壮烈牺牲。李宗仁将军高度评价川军的战绩:“若无滕县之苦守,焉有台儿庄…
文史 栏目 (2023-01-01 - 485)
史上最强母亲,胎胎生皇帝 ☆
颜值即正义!这话不一定对,但用在娄昭君身上倒是恰到好处。当她第一次见到高欢时,就知道自己非他不嫁。 当时,高欢只是怀朔镇的一个大头兵,除了长得帅,几乎一无是处。而娄昭君出身鲜卑贵族,是真定侯娄提的孙女,上门求亲的人都能从洛阳城外排到娄府大门。 在中…
文史 栏目 (2023-01-01 - 416)
中国最美古建筑,亭、台、楼、阁、 轩、榭、廊、舫,美哭了! ☆
你走过很多园林,见过不少美景,然而风景中的那些古建筑你却不一定都认识比如:亭、台、楼、阁、轩、榭、廊、舫。..............................................亭子是供人憩息的场所,也是园林中重要的点景建筑。................................................…
文史 栏目 (2022-11-14 - 548)
青藏高原:中国历史上的神秘之地 ☆
贞观十四年(640年),大唐长安城来了一位特殊的访客。他叫禄东赞,从青藏高原远道而来,代表其“赞普”(吐蕃君长的称号)松赞干布,向唐朝皇室求亲。唐太宗李世民坐在宫女簇拥的步辇中,接见来自吐蕃的使臣,倾听译者讲述他们的请求。中国台湾学者林冠群对这幅历史…
文史 栏目 (2022-11-14 - 515)
科举 | 流行了千年,却一夜被废 ★
甲午战败对于中国来说,是一个痛苦的开端。作为从战争与议和里踉跄走来的亲历者,李鸿章这样追论甲午中日战争:“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如一间破屋,由裱糊匠东补西贴…
文史 栏目 (2022-11-14 - 466)
二战日本,最精锐的17个甲种师团,是如何被消灭的 ☆
二战时期日本最精锐的部队是什么?估计很多人心中都有各种答案,但要是对陆军而言,基本上只有一个答案:甲种师团。按照日本当时对于陆军的分级来说,陆军大概有三类,甲种师团,乙种师团,丙丁等较弱的师团。当时日本的陆军有17个甲种师团,是日本陆军的主要作战力量…
文史 栏目 (2022-11-14 - 461)
科举的弃儿,科学的牛人 ★
15世纪初,“三宝太监”郑和奉命出海,七下西洋。在这场浩浩荡荡的航行中,明朝的航海技术,包括造船、罗盘、计程法、牵星法和海图等,仍保持领先世界的水平。郑和率领的庞大船队威风凛凛,即便是后来哥伦布、达·伽马的船队也无法望其项背。 但是,耗资巨大的郑和下…
文史 栏目 (2022-11-14 - 439)
享国119年,录取1.5万人,这个野蛮王朝亡于读书人? ☆
状元胡砺大概没想过,他的金榜题名居然源于一次“跨国”科举。 北宋末年,金兵攻掠河北,胡砺不幸被俘,与诸多流离失所的人们一起,沦为了金人的奴隶。但他不想如此折辱一生,在大军北返经过原辽国南京(今北.京)时,胡砺趁守备松懈,混入了城郊香山寺。寺僧们好心…
文史 栏目 (2022-11-14 - 437)
9岁登基在位仅18年,就彻底打败匈奴,让西域50国称臣 ☆
在中国汉朝的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帝王,他9岁登基,在位仅18年。但他在这18年期间励精图治,将东汉的国力推向了极盛,再创又一个“汉武盛世”。这位东汉帝王就是汉章帝之子,汉和帝刘肇。汉和帝创造的盛世被称为“永元之隆”,这一时期的东汉人民生活幸福,武功赫赫万国…
文史 栏目 (2022-11-14 - 405)
历史的大通道,猛人的修罗场 ☆
今天说起“一带一路”,就不得不提一位1600多年前的老和尚。 这名高僧法号“法显”,虽然知名度不及后来西行的唐玄奘,但他也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 法显65岁那年,与其他几个僧人,从当时后秦统治的长安出发,走陆路前往佛教发源地天竺(今印度)。他们沿途穿越河西…
文史 栏目 (2022-11-14 - 399)
路军、集团军、方面军、兵团、军团,国军的这些编制,是什么关系 ☆
对于学习、研究民国历史的人们来说,一个相当头疼的问题便是如何弄清楚国民革命军中那些乱七八糟的编制体制。就拿抗战时期来说,除去人们熟知的军、师、旅、团这种常规编制外,国军中还存在着战区、路军、集团军、方面军、兵团、军团等战时编制。这些编制光是看名字,…
文史 栏目 (2022-10-16 - 941)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世界(www.th1w.com) V1.0 Copyright © 2024-2025 th1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