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最新微文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民族英雄,商业奇才

1839年6月3日,虎门海滩,人潮涌动。几声鸣炮之后,一群工人将整箱整箱的鸦片倾倒在池子之中。鸦片和海盐浸泡在一起,然后再倒入石灰,顷刻间,池子便沸腾起来。等到声响停止,鸦片已经化成一堆渣沫,人们打开通往海洋的涵洞,被销毁的鸦片渣子便涌入了茫茫大海之中…

文史 栏目 (2023-07-02 - 184)

中国最后一位秀才,活了110岁,书法写了102年!

苏裕国回忆着刚才那个神奇的梦境:苏氏祠堂里那位所有族人顶礼膜拜的祖先——苏东坡居然出现在自己梦里!还告诉了自己一件天大的秘密:“小娃儿,刚才寿星和我打赌作诗输了,许我苏氏一族出一百岁寿星,那人便是你了,望你好自为之,万不可虚度一生。”苏裕国一夜无眠…

文史 栏目 (2023-07-02 - 182)

傀儡皇帝,不甘堕落

戊戌变法失败前一两天,预感大势已去的光绪帝动了真情,他对仍然追随他的大臣说:“朕不自惜,死生听命,汝等肯激发天良,顾全祖宗基业,保全新政,朕死无憾。”这是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农历八月,这位从虚岁5岁就开始登基为帝,一直被慈禧控制摆弄的傀儡皇帝,在…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332)

一座帝陵,埋着一个盛世

贞观九年(635年),退位多年的唐朝开国皇帝李渊因感染风疾加重,病逝于太安宫。李渊与李世民这对父子的恩怨至此告一段落,而围绕唐高祖陵墓的工程,李世民与大臣们展开了新的讨论。大唐开国,礼制荡然,百废待兴,李渊在位时来不及为自己“作寿陵”,退位后陵墓也未…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330)

崇祯死局,无人能解

紫禁城里,崇祯皇帝朱由检设下神坛,他想祈请天兵天将下凡,助他力挽狂澜。这是大明崇祯十五年(1642),也是朱由检生命的倒数第三个年份,当年农历四月底,李自成率领农民军第三次包围开封,中原震动。手足无措的崇祯皇帝,一方面在紫禁城中设立斋堂拜佛念经,感觉拜…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310)

中国最后的女酋长,活了101岁

两千多年前,黄土高原森林密布。周平王东迁时,有一只白鹿忽然从林中窜出,来到周天子面前。这是难得一见的异象,周平王经过的这片塬地,从此被称为“白鹿原”。在古人看来,白鹿是吉祥的征兆。《瑞立图》曰:“王者承先圣法度,无所遗失,则白鹿来。”但那时的周朝,…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49)

陈寿的《三国志》,对刘备推崇备至,却为何瞧不上孙权和曹操

作为《二十四史》中颇具“流量”的一本史书,《三国志》从诞生到今日,为《三国演义》等诸多演义评书以及游戏、影视剧作品提供了素材和养料,而作者陈寿,也凭借该部著作位列史学大家之列。一本优秀的史书,又是出自名家之手,当然不会仅仅只是枯燥无味的材料和事件堆…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43)

阳陵墓主:一代明君的历史真相

公元前141年,天有异象。此时,48岁的汉景帝病入膏肓,朝野议论纷纷。在古代,一旦出现“异象”,哪怕是冬天打雷、日食月食等如今看来十分寻常的自然现象,也会被认为是上天对皇帝的警告。于是,病重的汉景帝连下多道诏书,下令善待老人、孕妇、鳏寡和残疾人等弱势群…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36)

一起纵火事件,拉开五代十国纷争的序幕,让两大家族血战40年

唐中和四年(884)五月十四日,在中原大地的开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纵火事件”。事件的经过是这样的,黄巢退出大唐京城长安,兵锋尚锐,围攻陈州(今河南淮阳),唐宣武军朱全忠等三镇,踌躇不前,求河东节度使李克用救援。李克用谋略兼备之,败黄巢,追击至曹州(…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36)

中国唯一埋了两个皇帝的墓

常年饱受头痛困扰的唐高宗李治,即将走到生命的终点。永淳二年(683年),病重的李治在东都洛阳下达了一道改年号的诏书,之后想要登上则天门城楼,宣布大赦天下,为自己祈福,却气喘不能骑马,只好召集百姓代表到殿前听宣。典礼结束后,李治问侍臣:“黎民百姓是否欢…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27)

康雍乾三帝将清朝推向顶峰,其执政有何异同?从谥号便能窥见一斑

“康乾盛世”是大清王朝走向顶峰的标志,也是我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这个“盛世”虽名为“康乾盛世”,但实则是由康熙、雍正和乾隆,三代帝王前赴后继共同创造。那么,这三代帝王为什么能够创造盛世,并且在执政风格上,祖孙三代帝王又有何异同呢?大清王朝作为一…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27)

活了81岁,却遗臭万年

在下令杀害岳飞,解除大将张俊、韩世忠等人兵权后,宋高宗赵构,内心反而越来越惶恐。为此,他经常在身上藏着一把匕首。从他的祖先、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开始,宋朝的皇帝普遍对武将心怀猜忌,宋高宗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他内心更忌惮的,反而是一个文臣:秦桧。…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24)

万物渐丰,小得盈满,有关小满的诗词,趁小满,让生活更加圆满!

春尽夏来,枝头缀果,麦浪泛金,又到一年中小满时节。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一个充满色彩斑斓的时节。小满节气,已正式入夏,田野绿树,大千世界,万物丰茂,生机盎然,一幅美丽的诗意画卷。小满,是节气,也是智慧,总是充满着禅意与诗意。不满,留下遗憾;…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19)

十二生肖,性格和命运解读

不同生肖的人,命运也不尽相同。中国人的祖先极具智慧,用十二地支配属十二种动物来纪年,称为十二生肖纪年法。每一年出生的人,都有相应的属相,十二年后又重新轮回。从古至今,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帝王显贵,没有人不知道自己属什么。每个生肖的人,都有各自的脾气性…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15)

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统治是如何瓦解,并且再也无法恢复

论及对西域的控制,唐朝毫无疑问是古代王朝中数一数二的一个,一度延伸到了今哈萨克斯坦的咸海和伊朗东北部的呼罗珊地区。但是到了安史之乱后,唐朝在西域的领土就逐渐萎缩,逐渐被其他势力瓜分了,呈现出“此去安西万里疆,如今边防在凤翔”的尴尬局面,为什么唐朝在…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14)

《红楼梦》八副经典对联,洞见人生大智慧

难得糊涂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太虚幻境联放下贪念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智通寺”门联人情世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宁府上房联莫背情债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孽海情天联伺机而动玉在椟中求善价钗…

文史 栏目 (2023-05-27 - 212)

巴西狂欢节有多“开放”?全民“裸奔”,政府呼吁克制天性!

巴西狂欢节,一个全世界最爱贴贴的国家里全年最多人贴贴的节日!游妹对于巴西狂欢节的最初印象就是:超多的美女姐姐、超热辣的桑巴舞,还有超夸张的花车游行!看到近乎全裸的巴西人民,我看不懂,但我大为震撼:这是我不花钱也能看的吗...?关于这场“地球上最伟大的…

文史 栏目 (2023-04-15 - 505)

文武双全的唐朝书法大家,指挥义军拼杀安史叛军,却死于奸相之手

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一直以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高级理想。在唐朝就有一位书法大家知识分子,他所写的书法作品成为后人临摹的典范,被称为“颜体字”。但他的事迹也是非常悲壮,充满传奇的一生。国难当头,他率领义勇军在河北抵抗叛军。面对近乎不可能完成的…

文史 栏目 (2023-04-15 - 303)

这7首诗词,年轻时不懂,读懂时已不再年轻!

一个人总要到了一定年龄,才能恍然醒悟许多东西,才能比较清楚明白活着的意义。人生就像一首诗,当我们年轻的时候,往往读不懂它。只有等我们经历过世间沧桑,经历过和那些诗人相似的经历时,才能真的读懂。孤独《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文史 栏目 (2023-04-15 - 272)

二战日本,美化和宣传侵略战争的三大手段,简直厚颜无耻

日本大正、昭和年间,中日两国民族矛盾日趋尖锐,最终在1937年全面开战。在抗日战争前及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官方人士和民间力量是怎样宣传战争,为军国主义辩护的?一、强调天皇的绝对领导和军人的绝对忠诚1882年,明治天皇颁布训诫日本军队的《军人敕谕》,宣布了天皇…

文史 栏目 (2023-04-15 - 267)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世界(www.th1w.com) V1.0
Copyright ©
2024-2025 th1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