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最新微文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他是秦始皇的重要谋士,为秦朝立下汗马功劳,晚年却令人唏嘘

李斯他作为秦朝的重要人物,为秦朝的统一和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今天,我将带您走进这位杰出政治家的世界。李斯,生于公元前284年,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他出身贫寒,但志向远大,渴望出人头地。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他努力学习,深入研究各种学问,逐渐展现…

文史 栏目 (2023-12-25 - 179)

古代时故宫一个厕所都没有,上万人上厕所是怎么解决的?

我们都知道故宫非常大,之前一共有9999.5间房间,后来因为改造以及损毁的还剩8704个房子,宫里住着皇帝、嫔妃、皇后、太监等一干人等,可是这么大的地方,这么多的人,却没有一间厕所,人又离不开吃喝拉撒,那么,皇宫里面的人内急的时候,又该怎么解决呢?1、关于故…

文史 栏目 (2023-12-25 - 177)

韩信惨遭吕后处死,死前留下一句话,为何刘邦听后冷汗直流?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对于刘邦来说,战场上的韩信是不可多得的良将,可是下了战场,韩信却是除了项羽之外潜在的最大祸患。都说帝王身侧岂容他人酣睡,在刘邦建立汉朝之初,便已经动了除掉韩信的念头。但是刘邦在此之前曾对韩信立誓,许下“三不杀”韩…

文史 栏目 (2023-12-25 - 176)

秦朝第一悬案,悬了2200年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十月,秦始皇第五次东巡,这也是他人生最后一次东巡。他自咸阳出发,十一月至云梦;然后沿江而下,过丹阳,经钱塘,上会稽;途经吴地,沿着海边北上,最后来到琅邪。深沉辽阔的大海,阻却了这位皇帝的脚步,却也带给他无尽的遐想。在琅…

文史 栏目 (2023-12-25 - 176)

刘邦眼中的韩信:评价、信任与矛盾

说到韩信这个人呢,刘邦的看法可谓是五味杂陈呐。那时候刘邦夸赞谋士们时就说了这么一段话:“你们看,要说运筹帷幄之中,决策千里之外的事情,我还真不如张良这个家伙;再说说治理个国家,安抚百姓啊,提供粮食啊这些琐事,我没萧何做得好;最后说起统帅大军,战则必…

文史 栏目 (2023-12-25 - 172)

宋词里最美的雪

《卜算子·雪月》宋 张孝祥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绝。去岁江南见雪时,月底梅花发。今岁早梅开,依旧年时月。冷艳孤光照眼明,只欠些儿雪。《清平乐 》宋 李清照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

文史 栏目 (2023-12-25 - 171)

传奇的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

有许多英雄人物,他们的名字和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也有一些英雄,他们的名字并不为世人所熟知,甚至被误解和诋毁。石达开就是这样一个被误解的英雄。石达开,生于1831年,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他出生在一个富裕的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受到良好的…

文史 栏目 (2023-12-25 - 167)

朱元璋是怎样一步步成为开国皇帝的?

朱元璋的成为开国皇帝的过程是一段充满艰辛与智慧的历史篇章。朱元璋的崛起之路朱元璋于1328年10月29日出生,成长在一个赤贫的农民家庭。作为家中的第三个儿子,他的童年生活异常艰苦。由于家境贫寒,他从小就开始为地主放牛,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是,生活的艰辛…

文史 栏目 (2023-12-25 - 166)

靖康之难:北宋王朝突如其来的灭顶之灾,汉民族难以想象的屈辱

北宋宣和七年(1125)岁末,汴梁皇宫,灯火通明的垂拱殿内,突然出现诡异的一幕……端坐龙椅之上的大宋官家、宋徽宗赵佶猛然间毫无征兆的从御座跌倒,随后重重摔落在地,只见刚才还生龙活虎的皇帝,此时已是口眼歪斜、全身抽搐,很快便在痛苦的呻吟中陷入了昏迷。宋徽…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358)

元朝文化对中国历史的影响有哪些?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重要阶段。最显而易见的就是元朝的疆土元朝的疆土面积大约为1000万平方公里左右,元朝的疆域东起日本海,南抵南海,西至天山,北包括贝加尔湖元朝的疆土范围包括了现今的中国大陆、蒙古、朝鲜半岛、西伯…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338)

天灾与人祸:明朝为何说亡就亡(下篇)

当清军于1642年底攻入山东,杀死鲁王朱以派,并掳掠了220万两白银和36万汉人入关为奴之时,手下已经没有可用之兵的崇祯皇帝,只得眼睁睁看着清军在境内来去自如。在关内,为了应对不断攻城掠地的农民军,崇祯先是于1642年年初,下令释放了此前曾经大败李自成、后来却…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265)

深度起底靖康之变

想到即将兵临城下的金军,宋徽宗无比恐慌。此前两月,北宋宣和七年十月(1125年11月),金兵在攻灭辽国后,又兵分东西两路南下进攻北宋,尽管西路金军被顽强的宋军困阻于太原城下,但是东路金军却所向披靡,一路直逼河南。金兵攻势迅猛,宋徽宗只得一边下令天下勤王拱…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262)

孙悟空的历史真相,为什么争论了100年?

最爱历史…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246)

这一战,伤害性不大,侮辱性极强

嘉庆十八年(1813)九月十五日,北京是个晴天。内阁中书张大镛今日轮休在家,十分悠闲。午后,他和友人驱车前往法源、枣花二寺赏菊,流连于秋景之中,直到日落西山,才与友人分别。然而,这天晚上忽然雷电交加,让他心生不安。十六日,天气变得阴沉,刮起了大风。黎明…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241)

天灾与人祸:明朝为何说亡就亡(上篇)

自打崇祯十五年(1642年)开始,西洋传教士汤若望就在紫禁城中焦急等待。此前几年,汤若望奉崇祯皇帝之命,在北京城中率领工匠铸造火炮,支援辽东前线对抗满清(后金)。但崇祯十四年(1641年),大明在辽东最后的一支精锐部队十三万人出山海关救援锦州,却被清兵击溃…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234)

刘秀明明是开国皇帝,为何使用“汉”国号,甘愿只做个中兴之主?

前言当王朝终结,新帝登基之时,国号的更换或许最大限度地昭示着“开天辟地”的气势。然,谨慎地说,创业的真谛并非繁文缛节,而在撑起一方安稳与心甘情愿之间。那位坚定地延续了“汉”姓的开国之君,又经历过什么,做出何等选择?一位天降祥瑞的皇孙为何沦为赤贫?福…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211)

庞涓与孙膑:妒忌犹如一株毒草

庞涓自杀了,他是在一阵绝望的吼叫之后自杀的。他死在孙膑为他设计的时间和地点。刀火无情,智慧无垠,孙庞之争,至此尘埃落定。合上《史记》中这精彩血腥的一页,我为孙膑的神机妙算而心折,也为庞涓的含恨毙命而悲惋。庞涓和孙膑是同窗,曾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208)

八首绝命诗,说尽人生百种滋味

绝命诗是中国传统诗歌中比较特殊的一部分,凡临终赋诗均可称为绝命诗(或绝笔诗),临死前的诗作,大多别有一番风味。或委曲,或洒脱,或豪迈,或委顿,或张狂,或自破红尘。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特别有名的绝命诗。下面为您盘点八首绝命诗,一起感受诗人最后的呐…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204)

储君之死:军事上的猛人,政治上的蠢人

在即将统一女真各部之际,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秋节前后,57岁的努尔哈赤突然作出了一个骇人的决定:处死最心爱的嫡长子褚英!消息一出,女真各部大为震惊。褚英曾是努尔哈赤指定的接班人。在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的征战中,褚英一直坚定不移地追随父亲,在多场重大…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98)

一个很能吹牛的道士,扳倒了明朝最可恶的奸臣严嵩,可惜结局悲惨

明朝时期党争严重,这个原因也是明朝走向衰亡的重要原因。在明朝嘉靖帝时期,有一个道士扳倒了明朝的一个大臣,这个大臣就是明朝有名的严党老大——严嵩。嘉靖帝对道教的痴迷已经达到了无法挽回的地步。嘉靖帝非常迷信道教,恰巧此时出现了一个道士,名叫蓝道行,此人…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94)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世界(www.th1w.com) V1.0
Copyright ©
2024-2025 th1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