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史
时代
书画
影音
运动
生活

  文史  栏目 (★ 置顶    ☆ 荐读)

历史的镜子反映出文化的真正内涵

最新微文 推荐阅读 热文排行

“雪”的20种别称,中文果然博大精深!

关于雪,你能说出多少种称呼?别想了!看完本文才知道,中文果然是博大精深啊!*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94)

12幅画,12个月的乐事!

正月观灯一管纤毫旧未呵,待题正月恰正歌。人生颇喜披袭冷,又被春灯过眼波。二月踏青万物将期草木溶,取来蘸取杏花中。嫌君图卷层峦少,不会遍山灼灼红。三月赏桃天地多情且复苏,寻青踏马意多徐。相逢就借东君便,一咏一怀正当涂。四月流觞诗情新媚更诗余,便伞褶裙…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93)

李白被唐玄宗赶出京城,怀着复杂的感情,写下一首小诗

天宝元年,李白终于受到征召来到长安,成为了唐朝朝廷的翰林学士。这一幕虽然远隔一千多年,却让人遐想不已。此时的长安,有着最开明睿智的皇帝,有着最美的妃子,还有这位最顶级的诗人,他们让长安熠熠生辉,也是几千年来从未有过的美好邂逅。只是谁也不会想到,这样…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92)

中国古代文武百官的官服上,绣的都是哪些奇珍异兽?

有的人生来就和古董有缘,沈华18岁的时候就喜爱上了收藏,至今已经34年的光阴,在他的眼里,所有美的东西,都悄悄收藏起来,日积月累,这些古董已经挤满了一大间仓库,俨然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收藏体系。在北京绍德堂举办的明清玉器和明清宫廷服饰刺绣补子展现场,沈华…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86)

说红楼:妙玉亲自烹茶,只为和“他们”喝一杯“体己茶”

妙玉,作为一个带发修行的尼姑,栖居于贾府的栊翠庵。纵使妙玉的祖上是“读书仕宦”之家,出身也很优越,奈何父母、师父也都亡故。哪怕是青灯古佛的生活,妙玉一样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而妙玉偏偏又是那极清高孤傲的人,就像曲子【世难容】里说的“气质美如兰,才华馥…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85)

话红楼:晴雯揭露的真相“宝玉和碧痕洗澡,不知道作什么呢?”

怡红院应该是大观园里最热闹的院落,围绕着多情公子贾宝玉,身边的丫环们,个个都很出色,贤袭人、烈晴雯自不在话下,就是麝月、碧痕和小红也都不可小觑。怡红院大概也是大观园里最“藏龙卧虎”之地,有“混世魔王”贾宝玉的带领,这里是最热闹的,丫头们也最能闹腾。…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81)

“豪不过三,富不过六,穷不过九”原来出自易经,看完受益一生!

民间老话,又称俗语。是大众喜闻乐见的形象语言,广泛流传全国各地。在人们茶余饭后之时,俗语脱口而出,是那么的贴合现实,令人愉悦,发人深思。小俗语,大智慧。有些俗语,都是《易经》大道至简的感悟,古人把易经之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化繁为简,为我所用,总结出…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81)

唐诗里最深情的一首诗,可是由于太过深情,诗人自己都无法做到

唐诗里有很多唯美的爱情诗,而这些作品大部分都有一个共性,那就是描写的极为深情,也无比的伤感,这也正是诗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遇到了这样的爱情,从而也使得他们能够最终写出如此深情的诗作来。其实爱情也是世界上最美妙的一件事情,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那都是希望…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81)

周文王:商末周族的领袖,西周的奠基者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犹如璀璨的繁星,闪耀着光芒。周文王姬昌无疑是其中最耀眼的一颗。作为商末周族的领袖,西周的奠基者,姬昌的影响力和贡献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出身显赫,肩负重任周文王姬昌,也被称为西伯昌,是周朝的奠基者。他的生活年…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76)

谢安:东山再起,成就一代传奇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无数英雄人物犹如璀璨的繁星,闪耀着光芒。他们或勇猛善战,或智慧过人,或慷慨悲歌,或淡泊名利。在这些人物中,谢安以其东山再起的传奇经历和风度翩翩的君子风范,独树一帜。一、出身名门,早年经历谢安(320年-385年)是中国东晋时期的杰出政…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75)

金圣叹:最不正经的正经人!十人九不知

但凡搞文学研究,或上过高中的人,对金圣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大家都知道这个人很牛逼,批注过很多名著《左传》《水浒传》《西厢记》等及李白杜甫诸家唐诗,此人生性狂妄,点评飞扬跋扈,但却最为世人信服!从另一个角度,我们也可以看出金圣叹到底多牛!连梁启超、…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69)

鲁班的故事:一位工匠的传奇人生

鲁班,这个名字听起来就像是个谜一样。其实,他的真名叫公输般,因为他是春秋时期鲁国的人,所以被人们称为鲁班。他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木匠之一,被誉为“木工之神”。他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传奇工匠,他的名字如今已经成为工匠们的代名词。他的故事如同一个耀眼的星…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68)

军事上是人才,宣传上是鬼才

晚年的刘邦坐在高高的龙椅上,望着空旷的殿堂,对自己的出身和面相产生了一阵恍惚之感:我,大汉王朝的创立者,到底是刘太公与刘媪之子,还是蛟龙之子?我,这张苍老的脸,到底只是跟常人略有不同,还是贵不可言?我,左腿上,到底有没有72颗黑痣?但他只是常识性地恍…

文史 栏目 (2023-12-03 - 166)

要么不做,要么做绝:东晋覆灭史

篡位那一天,宋武帝刘裕很想念一位故人——谢混。谢混是谢安的孙子,文采斐然,写有“景昃鸣禽集,水木湛清华”等名句,号称“风华为江左第一”,连刘裕见了,都不禁称赞他为“玉人”。但,谢混不支持刘裕。当初,刘裕官拜太尉,满朝大臣皆来相贺,谢混却迟到了,只见…

文史 栏目 (2023-11-19 - 295)

40年代初东北黑土地上的日本定居者

当年日本向中国东北移民,是日本帝国国家政策的一部分。1936 年发起的“百万人到满洲”运动吸引了众多的日本定居者来到中国的东北,当时日本农场因美国禁运而导致全国经济衰退,面临停滞。“去!去殖民这片大陆吧!”、“新的土地等待着乡村青年”,当年的日本这样宣…

文史 栏目 (2023-11-19 - 250)

战败后没解散,二战德国国防军,真是未犯战争罪的“干净”军队吗

提起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犯下的累累罪行,相信人们很容易将之与希特勒和纳粹党相关联,对历史有更多了解的人们还会说出党卫队、武装党卫军及盖世太保等罪魁祸首。总之,在人们的传统印象中,二战中的德国国防军是一支纯粹的军事部队,他们战术素养高超且恪守战争法,战争…

文史 栏目 (2023-11-19 - 234)

改善命运之孝道文化

中国的孝道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国儒家文化的核心与中枢,对于几千年以来的中国社会稳定,家庭和睦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中国古代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令世界惊叹的光辉灿烂的文明;而且,生生不息,历久不衰,也有中国孝道文化的一份功劳。…

文史 栏目 (2023-11-19 - 228)

唐朝的官,宋朝的神

中唐之后,有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李白和杜甫,谁更厉害一些?元和年间,元稹为杜甫写了一篇墓志,对杜甫极尽赞美之词,里面提到“诗人以来,未有如子美者”。不仅如此,他还嫌夸得不够狠,节外生枝地把另一位大诗人李白拉了进来:“是时山东人李白,亦以奇文取称,时…

文史 栏目 (2023-11-19 - 219)

平民当上宰相,是怎样实现的?

庆历七年(1047)春,心灰意冷的北宋名相杜衍向朝廷递交了致仕报告。按照北宋朝廷惯例,宰相退休,朝廷应降诏表示挽留。可当时的宰相贾昌朝与杜衍不合,杜衍的报告交上去后,他看都没看,就给盖了章。尽管杜衍的退休在程序上让人寒心,但对于这位老相而言,这还不是人…

文史 栏目 (2023-11-19 - 216)

他的朝代只有37年,他的制度却影响1300年

唐武德四年(621)十月的一个傍晚,长安城外迎来了一支神秘的队伍。 他们普遍身着制服,个个身材魁梧,但仔细观察,队尾还跟着一些弱不禁风、看起来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 原来,该队伍隶属唐朝礼部,奉命到地方收受贡品后归来。队尾的读书人则是他们在返回途中遇到…

文史 栏目 (2023-11-19 - 204)

短评    免责申明

微文世界(www.th1w.com) V1.0
Copyright ©
2024-2025 th1w.cn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络E-mail:wx24cn@163.com 
苏ICP备14015491号-1 苏公网安备32053150316245